还没有高三
厦门双十中学高二学生陈哲立
入选北京大学2025年
“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人才计划”)
什么是北大“卓越人才计划”?
北大的“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选拔对物理学科怀有强烈兴趣
表现出突出的物理学潜质和特长
有志于从事物理科学研究的优秀中学生
选拔对象是初三至高三的学生。通过能力测试、面试、体测和物理卓越营等环节,选拔不超过100名考生,录取至北京大学“物理学类”专业就读,通过本计划录取的考生入校后不得在本科阶段转入其他专业。
展开剩余87%获得录取资格的学生无需参加高考。通过本计划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实施本科-博士研究生衔接的“3+X”贯通培养。
据介绍,“卓越人才计划”的目的是选拔和培养将来可以从事物理和物理相关专业科研的顶尖人才。在选拔方式上,会更加侧重对科研能力、探究能力的考察,和国际上一些一流院校的选拔测试方式比较像。
测试分三场
内容涉及普通物理、理论物理
以及一些分支学科的内容
也有现学现考的环节
双十中学今天发布陈哲立入选北京大学2025年“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消息。今年,陈哲立是厦门市唯一一位入选“卓越人才计划”的学生。近日福州媒体报道,福州市也有一位学生入选2025年北大“卓越人才计划”。
陈哲立也是厦门第二位入选“卓越人才计划”的高二学生。2024年,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刘子农入选。
陈哲立
小学:金鸡亭小学
初中:华侨中学乐群班
高中:双十中学
今天早上
陈哲立婉拒媒体采访
事实上
北大“卓越人才计划”年初就公布
但是,根据学校要求
学生要报名高考后
才能正式对外公布
竞赛起步晚,进步神速
陈哲立在高二刚开学不久
即2024年10月
就获得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奖
()
他的竞赛教练、双十中学博士老师黄舰印在陈哲立获奖后,向《厦门日报》介绍说,陈哲立是在乐群班直升双十中学后,才真正投身于物理竞赛的学习。
不过,他马上展现学习天赋——老师布置的竞赛书籍和大学物理学习任务,他总是能比同届的大多数同学更快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还额外阅读学习《数学物理方法》《现代光学基础》等。
除了天赋异禀
陈哲立还勤奋
黄舰印说,在准备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暑假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并且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周末其他同学都在休息时,他也申请到校继续学习。
又聪明又勤奋。使得陈哲立在短短一年内迅速成长,在物理复赛和决赛中超越了之前看似更胜一筹的对手。
不仅如此,在这一年里,陈哲立一边备赛一边上课,确保了竞赛和课内学习两不误。六科成绩从来没有掉出年级前十。
去年获得物理竞赛金奖后,陈哲立介绍学习物理的经验:
在我看来,学好物理在于始终保持对已知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对物理赤忱的热爱,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用最基础的建模逐层递进,结合理论的具体计算,用数学工具定量处理,从数学的符号里寻找物理,胆大心细,最后用实验的实证精神来检验成果,才能学好物理,探究物理之美。
黄舰印今天介绍说:”更为难得的是陈哲立的乐于助人的心肠:无论是主动帮同学答疑解惑,还是在北大校门口热情迎接学弟学妹并带队参观讲解,都展现了他优秀的品质。”
据介绍,陈哲立本学期已经赴北大学习,期末回到学校,双十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唐传琛说,即使已经保送北大,但是,他还是每天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到学校学习。
学霸这样学习
华侨中学的公众号上
去年曾经发表陈哲立的一篇文章
这是他在中考前返回学校
为学弟学妹们打气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距离我上次站在这个讲台上已经有一年多了,当时我和你们一样,是一名初三学生。那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了百日誓师。如今,你们离中考已经不远了。尽管剩下的时间不多,但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考试经验。比如,当选择题遇到难以决定的情况时,不妨跳过去,先做后面的题目,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你在心态上减轻压力,尤其是在时间紧张或心态不稳的时候。练到最后,实力固然重要,但心态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希望大家在考场上能保持冷静,特别是在考试最后几分钟里,如果发现错误,先冷静几秒再改答案,成功率往往会大大提高。这就是所谓的心态至上。大家能从每次考试中总结自己的经验,复盘不仅仅是对学习内容的反思,更是对考试过程的反思。可以问问自己:阅卷老师会关注什么?题型该如何分配时间?这些问题因人而异,需要大家自行思考。
再来说说考前的准备。我知道,华侨中学有很多人才,但在最后几天里,大家还是应该把一些兴趣暂时放一放。有些同学在考前看高数、看普物、看无机化学,甚至有人看《红楼梦》,还有一群同学一起玩闹。在考前做这些事情,会让你产生另一种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无法在考场上保持应有的紧张感,导致失败。因此,希望大家能抽出时间,跑跑步,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也保持迎考的良好状态。
最后,想和大家聊聊“诗与远方”。我一直觉得,华侨的晚霞特别美丽。写完卷子,合上笔盖,靠在窗边,静静地看一会儿晚霞,那是初中最大的浪漫。那种内心的平静,现在好像已经很难再体验到了,因为那是属于我过去的肆意生长的初中年代。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也许对中国人来说,校园占据了青春的大多数时光。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抱怨几句,但事后看来,已能淡然叙述。
我们总是被告知要上大学、上好大学,却不知为什么。有多少人在寒窗苦读中寻找一个停留的站台,有多少人只是为了实现家人的期望,或是通过学习获得信心。
然而,有多少人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为了儿时说过的那句:“我要做一名科学家,做一名医生,做一名老师。”而努力。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目光只停留在“三年之后”,而忽略了更远大的理想。现在经历的一切,只是通向远方的路途,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但也仅仅是一条路而已。也许此时该提醒自己,我们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向往的远方,每一天每一步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行。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说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可以分享了。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也希望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相遇。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佘峥 图片由学校提供
厦门招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于:福建省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